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檢13地試點公益訴訟
來源:正義網(wǎng)
正義網(wǎng)7月1日電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今天上午閉幕。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的決定》(下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公益訴訟試點期限為兩年,自《決定》公布之日起算。
《決定》指出,為加強對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授權最高檢在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開展提起公益訴訟試點。試點地區(qū)確定為北京、內蒙古、吉林、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湖北、廣東、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共13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
《決定》指出,試點工作應當穩(wěn)妥有序,遵循相關訴訟制度的原則?!稕Q定》設置了訴前程序,強調提起公益訴訟前,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督促行政機關糾正違法行政行為、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督促、支持法律規(guī)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公益訴訟。
全國人大常委會明確,《決定》的實施辦法由最高法、最高檢制定,并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最高法、最高檢應當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指導和監(jiān)督檢查。試點進行中,最高檢應當就試點情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中期報告。試點期滿后,對實踐證明可行的,應當修改完善有關法律。
據(jù)悉,本次常委會會議于6月25日下午對《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公益訴訟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草案)》進行了分組審議。與會人員普遍認為,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授權最高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有利于充分發(fā)揮檢察機關法律監(jiān)督職能作用,強化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促進行政機關嚴格執(zhí)法、依法行政。(記者 鄭赫南 王治國 姜洪)
主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