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民告官”案件創(chuàng)歷史新高 “立案難”得到緩解 二維碼
2016年“民告官”案件創(chuàng)歷史新高 “立案難”得到緩解來源:人民網(wǎng) 人民網(wǎng)6月13日電 記者今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2016年,最高法院行政審判受理案件和人均結案數(shù)均創(chuàng)歷史最高。受行政訴訟法修改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雙重影響,2016年,最高法院行政審判庭新收案件2841件,是2015年的三倍多、2014年的近九倍。審結各類案件2469件,結案率達83.13%,人均結案達126.72件,創(chuàng)造了自1988年行政審判庭成立以來的最高歷史記錄。 今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正式發(fā)布第一批行政審判十大典型案例。本次十大典型案例全部選自2016年度最高人民法院辦理的行政案件,是最高法院首次發(fā)布本院的典型案例,且案例不局限于某一行政管理領域,而是涉及行政管理的各個方面。 據(jù)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長王振宇介紹,2016年,從案件辦理情況來看,全國各級法院共受理一審、二審和再審行政案件331549件,同比上升10.6%,新收加舊存案件共計386886件。全國法院共審結各類行政案件327429件,同比上升20%;結案率為84.63%,同比上升0.67個百分點。 從案件類型分布看,涉及民生的行政案件占比較高,僅僅勞動和社會保障、征收、房屋登記、土地、林業(yè)、治安、戶籍管理等領域涉民生的行政案件就超過了10萬件,表明行政案件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凸顯了行政審判在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方面所肩負的重要責任。 從裁判結果來看,全國各級法院審結一審行政案件225020件,其中行政機關敗訴的案件共計32895件,敗訴率為14.62%,同比上升0.84個百分點。 據(jù)介紹,本次十大典型案例,是從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辦理的近2500件案件中精選出來的,具有多重典型意義。從法律文書方式看,既有判決(7個)、又有裁定(2個),還有調解書(1個)。從內容上看,裁判涉及的問題十分豐富。既涉及訴權的保障,也涉及訴權的規(guī)范;既涉及合法性審查原則和標準的運用,也涉及實質解決爭議內涵的把握。從涉及領域來看,本次十個案例的訴訟標的既有房屋征收、行政強制等常見的行政行為,也有無主財產上繳這樣雖不常見但對相對人有重大影響的一般行政處理;既涉及土地、房屋、林業(yè)等案件多發(fā)的管理領域,也有交通、稅務等雖然案件不多,但廣受關注的管理領域。 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十大典型案例的發(fā)布,不僅可以對政府的依法行政、人民群眾依法維權乃至各級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工作起到積極的示范和引導作用,而且可以充分展示行政審判功能的重要性,有助于樹立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同時,也對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和人民法院公正司法提供范例,促進行政機關依法履職,進一步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從而推動法治國家和法治政府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王振宇還表示,新行政訴訟法實施之前,行政訴訟“立案難”是人民群眾對人民法院工作意見最大的問題之一。從新行政訴訟法實施情況看,人民法院通過嚴格落實立案登記的規(guī)定,對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提起的行政訴訟,當場登記立案,對于不能當場作出立案決定的,在7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于人民法院在7日內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也未要求當事人補正起訴材料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起訴,上一級人民法院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立案、審理或者指定其他下級人民法院立案、審理。人民群眾在行政審判領域的訴訟權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護,“立案難”的問題已經(jīng)得到了明顯的緩解。自2010年至2014年,全國法院每年受理的一審行政案件數(shù)在12萬件至14萬件之間,2015年和2016年則都突破22萬件,2016年達到歷史最高峰,225485件。在立案登記制的支持下,行政審判在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助力法治政府建設方面的積極作用不斷增強,行政審判功能得到了明顯提升。 據(jù)了解,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計劃圍繞新行政訴訟法實施當中內容比較重要或者問題比較集中的領域,發(fā)布若干批次典型案例,為新法的深入貫徹創(chuàng)造更好的基礎和條件。(劉清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