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短信管理新規(guī)有望年底出臺 管理范圍擴大

 二維碼

工信部短信管理新規(guī)有望年底出臺 管理范圍擴大
來源:澎湃新聞網  
   新華網訊  工信部電信管理局有關負責人11月17日透露,此前起草的《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待12月5日征求意見結束后進行匯總和適當修改,有望12月底出臺。

   短信范圍擴至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媒體

   該規(guī)定從法律層面明確,未經用戶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向其發(fā)送商業(yè)短信息。對于違反規(guī)定的電信業(yè)務經營者和短信息服務提供者,最高可處以3萬元罰款。

   征求意見稿特別提出任何組織和個人未經接收者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發(fā)送商業(yè)性短信息,并嚴格遏制“按號段”發(fā)送、在線自動收集等群發(fā)方式,明確短信息服務提供者和短信息內容提供者應當拒絕接收方式并隨短信息告知接收者,不得對接收者拒絕接收短信息設置障礙。

   此外,征求意見稿把短信息的范圍從單純的手機短信擴充至包括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媒體方式,并對違反規(guī)定的基礎電信業(yè)務經營者和短信息服務提供者明確懲罰措施。

   端口類垃圾短信最難管,治理戰(zhàn)成“拉鋸戰(zhàn)”

   新華網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垃圾短信主要來自三類“黑工廠”。

   一是普通手機卡,就像平常用手機發(fā)送短信一樣發(fā)送“點對點”垃圾短信;

   二是短信端口,如果發(fā)送短信的號碼是以106開頭,就是利用端口發(fā)送的;

   三是“偽基站”,當用戶經過其輻射區(qū)域時,就會收到垃圾信息。

   不同來源的垃圾短信,整治難度也不相同。

   對于“點對點”垃圾短信,目前治理手段已趨成熟。2013年工信部全面推進手機實名制,實現(xiàn)了對個人號碼發(fā)送垃圾短信的溯源和處理。

   “偽基站”雖是最難打擊的發(fā)送方式,但由于其本身就違法,因此除了通信部門,公安部門也在打擊。

   但對于端口類垃圾短信的治理,則長期處于“拉鋸”狀態(tài)。

   2008年工信部就開展垃圾短信整治專項行動,雖然取得一些成效,但總是無法根治。如果上網搜索“短信群發(fā)”或“短信平臺”等關鍵詞,依然會發(fā)現(xiàn)大量靠群發(fā)短信為業(yè)的網站。

   “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接近七成受訪用戶認為垃圾短信數(shù)量在減少,但這種改善離百姓的期待還有很大差距。

   每小時發(fā)垃圾短信可凈賺1萬,3萬罰款“隔靴搔癢”

   垃圾短信背后的利益鏈條,是導致屢禁不止的主因。

   在上海從事營銷工作的李姓男士表示,和其他營銷方式相比,垃圾短信雖然不招人待見,但傳播效果、人均成本都非常劃算。

   目前垃圾短信的行情價是每條純利潤0.04元,發(fā)送100萬條短信基本在4個小時內即可完成。也就是說,不法分子每小時即可凈賺1萬元。如此計算,上限為3萬元的罰款可謂是“隔靴搔癢”。

   利益之下,本該守衛(wèi)短信門戶的一些運營機構,也屢次卷入這一利益鏈條的行為。2009年和2012年,先后有運營商地方分公司涉嫌為垃圾短信發(fā)送提供便利。

   工商部門讓找通信部門,通信部門管不住廣告主

   各部門缺乏協(xié)調甚至推諉,直接導致打擊垃圾短信低效甚至流產。

   知名電信專家付亮表示,垃圾短信大部分都是商業(yè)廣告,這屬于工商部門的職責。當用戶向工商部門投訴時,工商部門會讓用戶找通信部門,但通信部門又管不住廣告主。

   在新加坡發(fā)送一條垃圾短信最高可罰5萬多元

   對發(fā)送垃圾短信者最高3萬元的處罰,在知名互聯(lián)網與通信律師趙占領眼中,并不算重。

   在新加坡,違法發(fā)送垃圾信息的機構或個人可被重罰約514萬元人民幣,違法發(fā)送一條垃圾短信,就可能面臨最高約5.14萬元人民幣的罰款。由此,斬斷垃圾短信利益鏈,還需要更高層級的立法推動。

   而付亮認為,工信部并沒有深度的處罰權,它的機構設置只到省一級的通信管理局。所以,在縣或者地級市一級,電信部門根本無法處罰。有鑒于此,規(guī)定草案中的處罰措施實施結果,尚待觀察。

   他同時建議,規(guī)定細則應更細化。如,規(guī)定里的舉報方式需改進。用戶只能向一個部門舉報,且舉報后要等上15天才有反饋,這容易讓用戶失去舉報的興趣和熱情。

主辦單位:海南正凱律師事務所      未經許可   嚴禁復制

李武平律師:0898-66661963;       傳真:0898-68644282
地址:海南
??谑行阌⑶鸷4蟮?/span>58號萬花坊牡丹庭二樓2B(鳳凰花城內)

主管機關:海南省司法廳、??谑兴痉ň?/span>

?2013 海南正凱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備案號:瓊ICP備12002061號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 不能作為處理法律事務的依據(jù)


微信公眾號.jpg

正凱微信公眾號

溫馨提示:
一般法律咨詢,歡迎在本站留言咨詢;
需要委托律師的,歡迎撥打電話預約面談;

會員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