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國際發(fā)[2002]331號)
國際海事組織海上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于1999年7月1日和2000年10月5日分別以MEPC.79(43)號
決議和 MEPC.90(45)號決議通過了對《國際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船舶構造和設備規(guī)則》(以下稱I
BC規(guī)則)的兩項修正案。隨后,該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又于2000年12月5日以 MSC.102(73)號決
議通過了一項修正案,其內容與上述兩項修正案的內容相同。
按照《經1978年議定書修正的<1973年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簡稱"防污公約")第1
6(2)(d)條和經修正的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簡稱"安全公約")第Ⅷ(b)(vii)(2)條規(guī)定的默認接
受程序,該修正案于2002年7月1日生效。
根據防污公約和安全公約的有關規(guī)定,IBC規(guī)則及其修正案為強制性規(guī)定。我國是這兩個公
約的締約國,在上述修正案通過之后沒有對其內容提出任何反對意見,因此,該修正案對我國
具有約束力。
現(xiàn)將該修正案印發(fā)給你們,請遵照執(zhí)行。
附件:《國際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船舶構造和設備規(guī)則》(1BC規(guī)則)修正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
二00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附件
《國際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船
舶構造和設備規(guī)則》(IBC規(guī)則)修正案
第5章 貨物輸送
5.7 船舶的貨物軟管
1 原第5.7.3段由下列文字代替:
"5.7.3 對于2002年7月1日或以后安裝到船上的貨物軟管,每一配有端部附件的新型貨物軟
管,均應在正常環(huán)境溫度下,以從零到至少兩倍于規(guī)定的最大工作壓力進行200個壓力周期的原
型試驗。經過周期壓力試驗后,原型試驗應表明其爆破壓力至少為在極限工作溫度下的規(guī)定最
大工作壓力的5倍。原型試驗用過的貨物軟管不得再用于貨物輸送。此后,每一段新生產的貨物
軟管在投入使用前,應在環(huán)境溫度下進行靜水壓力試驗,試驗壓力值不低于其規(guī)定的最大工作
壓力的1.5倍,但不高于其爆破壓力的2/5。軟管上應用模板印制或其它方式標出試驗的日期、其
規(guī)定的最大工作壓力以及,如果用于環(huán)境溫度以外的服務,其允許的相應最高和最低工作溫度。
規(guī)定的最大工作壓力不應小于10 bar表壓。"
第8章 貨艙透氣和除氣裝置
2 在第8.1.1段中,"本"一字由"除非另有明文規(guī)定,本"的字樣代替。
3 在原第8.1.5段后新增第8.1.6段如下:
"8.1.6 在1986年7月1日或以后但在2002年7月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應于2002年7月1日后的
第一次定期塢修之日起但不晚于2005年7月1日,符合第8.3.3段的要求。但是,主管機關可對198
6年7月1日或以后但在2002年7月1日以前建造的500總噸以下的船舶放寬對第8.3.3段的要求。"
4 在原第8.3.2段的最后一句中,"8.3.5"由"8.3.6"代替。
5 在原第8.3.2段后新增第8.3.3段如下:
"8.3.3 在2002年7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船舶上,受控制的液艙透氣系統(tǒng)應由允許蒸氣充分流
動釋放的一個主要裝置和一個輔助裝置組成。以免在一個裝置失靈時出現(xiàn)超壓或負壓。作為替
代,輔助裝置可以由安裝于每一液艙的在船舶貨物控制室或通常進行貨物操作的位置設有監(jiān)視
系統(tǒng)的壓力傳感器組成。該監(jiān)視系統(tǒng)還應裝有一個報警裝置,能在探測到艙內出現(xiàn)超壓或負壓
時啟動。"
6 將原第8.3.3至8.3.7段重新編號為第8.3.4至8.3.8段。
7 在原第8.3.5段的最后一句中,"8.3.3.1"由"8.3.4.1"代替。
第14章 人員保護
8 原第14.2.9段由下文代替:
"14.2.9 船舶應根據本組織制定的導則配備醫(yī)療急救設備,包括氧氣復蘇設備和對應于所
載貨物的解毒劑。"
第15章 特殊要求
9 原第15.3段由下文代替:
"15.3 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可以在使用下列各段所規(guī)定的水墊或惰性氣體墊的情況下進行運載。
在使用水墊的情況下運載
15.3.1 在貨物裝卸和轉運過程中,應作出安排以在液貨艙內維持水墊。此外,在轉運過程
中貨艙的保留空間應維持惰性氣體墊。
15.3.2 所有的開口應位于液貨艙的頂部,高于甲板。
15.3.3 裝貨管路端頭應在接近液貨艙底處終止。
15.3.4 應備有標準液面測量孔,以便應急測深用。
15.3.5 貨物管道和透氣管系應獨立于其它貨物的管道和透氣管系。
15.3.6 只要泵為深井泵或液壓驅動的可潛泵,則該泵可用于卸貨,深井泵的驅動方式應不
產生點燃二硫化碳的火源,并且不得采用溫度可能超過80℃的設備。
15.3.7 如果使用卸貨泵,應將其從頂部放入到接近船底的某點的圓柱形井中。在打算將泵
取出之前,除非證實該艙已除氣,該圓柱形井中應形成一層水墊。
15.3.8 如果貨物系統(tǒng)是按預定的壓力和溫度設計的,可用水和惰性氣體的置換來卸貨。
15.3.9 安全釋放閥應以不銹鋼制成。
15.3.10 由于二硫化碳的低燃點和需要幾乎密閉來阻止其火焰蔓延,所以在10.2.3段中所述
的危險位置只許設有自身安全的系統(tǒng)和電路。
在使用合適的惰性氣體墊的情況下運載
15.3.11 二硫化碳應裝載在設計壓力不小于0.6bar表壓的獨立液貨艙中。
15.3.12 所有開口應位于液貨艙的頂部,高于甲板。
15.3.13 在貨物抑制系統(tǒng)中所用的墊片應是不與二硫化碳起化學反應或不在二硫化碳中溶
解的材料制成。
15.3.14 在貨物抑制系統(tǒng)中,包括蒸氣管線,不允許有螺紋接頭。
15.3.15 裝貨前,液貨艙應使用合適的惰性氣體惰化,直至氧氣的體積含量為2%或以下。
液貨艙應裝設有在裝卸和運輸過程中自動維持艙內合適惰性氣體正壓力的裝置。該系統(tǒng)應能將
正壓力維持在0.1至0.2bar表壓之間,能被遙控監(jiān)測并裝有過壓/低壓報警裝置。
15.3.16 對環(huán)圍裝載二硫化碳的獨立液貨艙的空間,應使用合適的惰性氣體惰化至含氧量
為2%或以下。應裝設在整個航程中監(jiān)測和維持惰性氣體處于該狀態(tài)的裝置。還應裝設在該空間
采集二硫化碳蒸氣樣品的裝置。
15.3.17 二氧化碳的裝卸和運輸應以不發(fā)生向大氣透氣的方式進行。如果二硫化碳蒸氣在
裝載過程中回到岸上,或在卸載過程中回到船上,蒸氣回路系統(tǒng)應獨立于所有其他貨物抑制系
統(tǒng)。
15.3.18 二硫化碳應只使用浸沒式深井泵或合適的惰性氣體置換方式卸貨。浸沒式深井泵
的工作方式應避免泵中聚熱。在泵的外殼上還應配備溫度傳感器,并在貨物控制室中裝有遙控
讀數(shù)表和報警器。報警溫度應設在80℃。泵還應設置自動關閉裝置,如在卸貨期間液貨艙壓力
降到大氣壓力以下時自動關閉。
15.3.19 當系統(tǒng)中有二硫化碳時,不得有空氣進入貨艙、貨泵和貨物管路。
15.3.20 任何其它貨物裝卸、洗艙或壓載均不得與二硫化碳裝卸同時進行。
15.3.21 應設置能力足夠的水霧滅火系統(tǒng),以有效覆蓋裝貨歧管周圍的區(qū)域、露天甲板上
與貨物操作相關的管線和液貨艙圓頂?shù)膮^(qū)域。管路和噴嘴的布置應能提供10l/m2/min的均勻出水
率。該系統(tǒng)應有手動遙控的操作裝置,以便萬一被保護區(qū)域著火時,能在貨物區(qū)域以外的鄰近
于居住處所的適當位置和能隨時進入和易于操作的位置,遙控起動供應水霧系統(tǒng)的泵和遙控操
作系統(tǒng)中任何通常關閉著的閥。該水霧系統(tǒng)應能就地和遙控手動操作,而且其布置應能保證將
任何泄漏的貨物沖掉。此外,在大氣溫度許可時,應將加壓至噴嘴的供水軟管連接妥當,以便
裝卸作業(yè)期間隨時可用。
15.3.22 液貨艙在參照溫度(R)下所裝液貨不應超過其容積的98%。
15.3.23 一個液貨艙所裝貨物的最大體積(VL)應為:
VL=0.98V
式中:V =液貨艙的容積;
ρR = 貨物在參照溫度(R)下的相對密度;
ρL = 貨物在裝載溫度下的相對密度;
R =參照溫度,即貨物蒸氣壓力與壓力釋放閥的調定壓力相等時的溫度;
15.3.24 應針對所用的每一裝載溫度和相應的最大參照溫度,將每一液貨艙的最大許可的
充裝極限應標于主管機關認可的表格中。該表格的副本應在船上由船長長期保存。
15.3.25 開敞甲板區(qū)域,或開敞甲板上距被確認運載二硫化碳的液貨艙的排出口、氣體或
蒸氣的排出口、貨物管線的法蘭或貨物閥3m以內的半封閉空間,應該符合第17章第"i" 欄內為二
硫化碳規(guī)定的電器設備要求。此外,在所述的區(qū)域內不得允許有任何其他熱源,例如表面溫度
超過80℃的蒸汽管線。
15.3.26 應裝有不用開艙或不攪亂合適的惰性氣體保護層的液位測量和貨物采樣裝置。
15.3.27 該貨物只能按照主管機關認可的貨物裝卸計劃進行運輸。貨物裝卸計劃應標明整
個貨物管系。船上應備有經認可的貨物裝卸計劃副本。簽發(fā)《國際散裝危險化學品適裝證書》
應包括提及認可的貨物裝卸計劃。
第16章 操作要求
10 原第16.3.3段由下列文字取代:
"16.3.3 對高級船員應根據本組織制訂的導則進行應急程序培訓,以便處理貨物泄漏、溢
出或火災等情況,并對其中足夠數(shù)量的人員進行與所載貨物有關的基本急救方面的授課和訓練"。
11 在附加操作性要求清單(第16.7段)中,在"7.1.6.3"下增加"8.3.6"。
官方網址:?xml:namespace>
http://www.zkls.net
http://www.lwplawyer.com
http://www.b1art.com
http://www.zklawyer.net